![]() 这首咏物诗,作者借物自咏,借“孤桐”以言志,表达了报效明主的决心和献身精神。 作者在诗中首先写孤桐拔于众表,然后转入言志:称颂孤桐不屈己、本虚心、根壮叶阴。尾联则揣测孤桐之愿望,不甘作普通器具,而要做圣王手中弹唱太平社会的五弦琴。诗中用帝舜治国而致太平的典故,与作者向来所持致君尧舜的思想是相一致的。全诗通过描写孤桐刚劲、挺拔的姿态,表达了自己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的人生态度及关心并甘愿为解除百姓疾苦而献身的思想感情。 |
![]() 这首咏物诗,作者借物自咏,借“孤桐”以言志,表达了报效明主的决心和献身精神。 作者在诗中首先写孤桐拔于众表,然后转入言志:称颂孤桐不屈己、本虚心、根壮叶阴。尾联则揣测孤桐之愿望,不甘作普通器具,而要做圣王手中弹唱太平社会的五弦琴。诗中用帝舜治国而致太平的典故,与作者向来所持致君尧舜的思想是相一致的。全诗通过描写孤桐刚劲、挺拔的姿态,表达了自己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的人生态度及关心并甘愿为解除百姓疾苦而献身的思想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