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驱走了黑暗 日出带来了光芒 祖国的光辉好似阳光 照亮了我们的前程 指明了我们前进的方向 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贫穷走向富裕 从胜利走向辉煌 我的祖国,祝您生日快乐! 开 放 安 排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
匪首覆灭记 ——南丰匪首邹富成覆灭记 南丰军峰山下的猢狲石村,有邹氏三兄弟,老大邹有学,老二邹富成,老三邹有科。邹富成从小好吃懒做,嗜赌成性,输了钱便偷鸡摸狗。一次他偷了村民两头牛赶往福建变卖,经过百丈隘时,遭土…
红军鸟 ——凤妹至死不屈服 在黎川山里,经常能看见一种美丽的小鸟,在翠绿的山坡上,在茂密的树林里,不停地啼叫,它叫起来的声音像是“红军把白军打垮——垮”,山里人称它为红军鸟。说到它,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呢! …
不徇私情 ——邓梅村打舅舅的土豪 邓梅村在黎川县立高等小学任教时,就积极传播新文化,五四运动期间,领导学生、工人和商人罢课、罢工、罢市,组织仇货检查队,抵制洋货在黎川销售。结果,他被北洋县政府开除教师之职,便毅然奔赴外…
铁面无私 ——崇仁县苏主席刘川金 崇仁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人物简介刘川金(1910—1935),江西崇仁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区、县苏维埃政府主席,乐安、宜黄、崇仁三县联合苏维埃…
关心孤寡老人 ——彭德怀关心孤寡老人 1933年6月,红三军团在乐安县湖坪村开展整编时,军团司令部驻扎在国宝公祠里。公祠旁边住着一对年老夫妇,男的姓王,女的姓陈,膝下无儿无女,度日艰难。 一天清晨,彭德怀从…
气节如山 ——南城程氏兄弟怒斥日寇殉国难 1942年5月下旬,日本侵略军发动浙赣战役,6月5日攻陷临川,尔后分三路进犯南城。此前,驻南城的江西省第七行政公署等官员听闻日军迫近,即四处拉人抬轿,送走亲眷,并将办公…
解纠纷 ——毛泽东参加支部会 1931年6月,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为做好粉碎敌人第三次“围剿”的准备工作,来到南丰县康都,在这里前后驻留了18天,先后召开了三次总前委会议和一次扩大会议,史称“康都会议”。 在康都期间,红军…
出品丨抚州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丨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抚州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萝卜田里的铜板 ——红军不拿群众财物 故事发生在1933年11月中旬的第五次反“围剿”金溪浒湾八角亭战斗期间。金溪县琅琚镇上苕村有个勤劳俭朴的农民叫黄保初,一家四口人全靠租种地主的几亩田过生活,每年收…
两度参军 ——革命斗士许瑞芳 许瑞芳是崇仁县连城乡大桥村(今属临川)人,4岁随父母客居福建省永安县贡川十八寨,13岁回家乡大桥村读书,19岁考入江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受进步教师启发和教育,与舒同、李井泉等同学组织读书会…
生死情 ——老大爷智救 红军战士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伊始,红军与国民党军在宜黄新丰东华寨一带展开了一场激战。 战斗结束的次日,张家湾村的张大爷和李大爷结伴来到村后的山上砍柴。忽然,从山腰间传来几声低微…
转战千里 ——“宜乐连”的由来 由于“左”倾路线领导者推行错误的军事路线,致使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至 1934 年 9 月,崇仁、宜黄苏区全部沦陷,乐安苏区除金竹、 竹溪两区外,大部分亦被敌占领。在此…
“怕死不革命,革命不怕死”——傅烈为革命英勇献身 ▲傅烈、陈才用夫妇 傅烈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中共江西省委首任组织部长、中共四川省委首任书记兼军委书记。 1920 年 5 月,他与赵世炎等爱国青年一起…